绿画梅文学>历史小说>太子别动 > 第二百八十章 板桥皇庄
    第二日《大明报》用“好事从来不易得,世间无有不艰难”为标题,引用了朱厚照的讲话,明确表明囚牛商行卖出的玉米无法当成种子播种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到前门大街晋商会馆拜访的高门大户的管家络绎不绝。除了朝堂上正三品以上官员,朱厚照明确表示会派发请柬参与买地拿种子的对象只有十三人。的荣盛堂的东家程穆在徽州老家被绊住脚步。晋商成了权贵们拿种子的最好人选。

    英国公、成国公、定西侯、彭成伯、襄城伯、惠安伯等手握兵权的勋贵们另有打算。诸如因为考核不过关被罢去武职、被边缘化的平江伯、安远侯等人,想要用权利压迫晋商们交出即将到手的种子。

    落毛的凤凰不如鸡。安远侯柳景触犯律法,因和太皇太后有远亲关系求了弘治帝免于罢爵。平江伯骑射、武略、胆识都是垫底的存在。他们的子孙在武学中的表现同样非常糟糕。按照弘治十四年颁布的《文武职袭荫法》,安远侯、平江伯两家很可能降爵承袭。对于他们,晋商表面上客客气气接待,触及到利益的地方,晋商们毫不妥协。

    未免被京师权贵不胜其烦地骚扰,晋商们请出英国公、李荣替他们出面挡去麻烦。随着前任户部尚书周经的致仕,京师中不少位居高位的山西籍官员被调出京师。大明商人没有后台在商场寸步难行。晋商们找上了曾在大同短暂停留过的英国公,同时由大同镇守太监左敬牵线,联系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。

    英国公出面替晋商们拦住上门找麻烦的勋贵,自然有他的打算。李荣愿意出面,少不了朱厚照的说和。没了晋商们雄厚的财力支持,开发建设大宁市将会纸上谈兵。

    弘治帝对玉米种子格外好奇。在朱厚照的陪伴下,带上张皇后来到位于北直隶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的东宫皇庄。

    此处皇庄原为大太监曹吉祥所有,宪宗没收后改为皇庄,又被弘治帝赐给朱厚照作为东宫皇庄。原本只有三十五倾,后侵占民田四十倾,扩张到了七十五倾。清丈田亩时,为了改革顺利推进,先对皇庄进行核查。板桥皇庄出银子并按利息赔付侵占的四十倾土地。不少土地的原主人过世,有些人的子辈都已经离世。孙辈们分配这笔赔偿金时闹出很多官司。

    “当初大家都被殿下给出的赔偿金吓了一跳,目光聚焦在赔偿金的给付上,没人把视线转向皇庄内部。”寿宁侯在标有“玉米实验区”的指示牌前感慨。

    “皇庄内所有人都是全家签了死契的流民。哦,现在都是在民籍的百姓。”朱厚照笑道,“他们用毕生的劳作和自由换取下一代的幸福生活。哪怕外人知道此地培育良种,也得不到想要知道的秘方。”

    当朱厚照看到寿宁侯兄弟俩出现在随行队伍中,马上就明白皇帝爹为何一定要出宫参观玉米种子。朱厚照带大家参观培育在实验区里的良种,并没有暴露杂交授粉的关键技术。

    “玉米的种子不能留种,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从撒马尔罕商人手里得到的种子也是培育出来的。为了拿到育种技术,囚牛商行送出了两百多车玻璃制品。想要得到可以留种的玉米种子,至少要经过三年不断的培育良种。”

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